水稻智能育种联盟举办学术交流会“水稻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公司动态
2022-04-13
4月11日,水稻智能育种联盟2022年首场学术交流分享会“水稻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长沙召开,本次分享会由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邀请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梁世胡研究员、李晨研究员进行专题分享,共有来自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佳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色丰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位从事种质资源管理与研发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水稻种质资源管理、鉴定评价、挖掘与利用的新技术、新思路与新模式。会议由百奥云副总经理王艾青主持。
会议上李晨研究员首先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稻种资源探究概况”做了专题报告,着重介绍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稻种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情况,并指出,水稻新品种选育更是离不开稻种资源材料,水稻育种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均得益于关键稻种资源材料的发现,希望能充分利用此次分享交流机会,与参会专家们共同探索加快优异基因挖掘利用新方式,为促进水稻育种和产业更大发展提供更多可有效利用的优异新种质。
现场分享内容
梁世胡研究员作了“聚焦水稻产业需求,科技支撑种业发展”专题报告,分享了选育好的品种难,选育好的杂交稻更难的育种体会,并介绍了包括杂交亲本选择、选配等育种方法和技术策略,表示育个好品种是要一定的办法和经验积淀的,对于生命体的复杂性,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分析和判断。
随后会上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代表育种总监们就“对水稻所得育种材料的期望是什么、如何交换?”进行交流讨论,包括直接配组材料,签订相关引进协议事宜沟通等等。同时在线参与的合肥国丰农业、武汉金玉良种、湖南金色丰华种业青岛清原种子等企业的育种专家们也就自家所培育品种出发,表达了目前对育种材料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抗旱、高产、优质、抗百叶枯病等特质。百奥云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加强科企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种质资源研究利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实现科企共同发展。
正如百奥云牵头创建水稻智能育种联盟的原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所言,百奥云作为公共平台资源方,还将持续为联盟成员提供育种决策服务,促进更好的种子快速销售。目前百奥云已正式上线种质资源系统V1.0版本,功能涵盖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分发利用五大环节,同时配备有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它灵活性高,支持用户自由选择功能模块、自由设置工作流程;专业性强,内置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覆盖性广,可为客户构建一套涵盖种质资源管理、种质资源数据分析及应用的平台,实现整个业务过程的全方位管理。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育种4.0时代,比拼的是科技创新,关键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让育种过程缩短周期、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而这也是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百奥云)的创业初衷。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
1. 利用PopGenomics快速对基因组实现高质量组装 基因组组装是将全基因组测序的小片段(reads长度100 bp-100 kb)通过算法拼接成尽量长的片段(contig 和scaffold,长度几十kb 到Mb 不等)或者整条染色体的过程。获得包含基因组全序列的参考基因组是对动植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利用的前提[1]。 由于植物基因组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参考已发表的少数物种组装新的物种,有时却无法达到理想的组装效果。测序技术发展提供了短序列测序、单分子测序、光学图谱、Hi-C 图谱等多种测序技术及其组合的组装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上千个植物基因组被组装(图1)。然而,如何以最低成本快速获得满足需求的高质量基因组,仍然是科研人员和育种数据分析人员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7月26日,顶着炎炎夏日 在公司CSO桂進老师的带领下 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