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奥云迎来首席技术官,加速推动农业育种4.0
公司动态
2022-04-19
百奥云成立四周年之际,公司根据现有基础及未来发展规划,决定加速推动农业育种4.0的实现步伐,在成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部门的同时,也迎来了资深技术骨干—CTO吴昕。
据百奥云CEO王冰冰博士介绍:“吴昕博士具有丰富的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经验,特别在基因组数据科学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和管理经验,他的加入将大大增强我们在基因组计算和智能育种领域的竞争力。
2022年3月,吴昕博士回归生物育种行业,加盟百奥云担任公司CTO,负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业务。致力于用贯穿国内创业公司和国际一流公司的从业经历,以及国内外不同的生活和企业文化的交叉视野来成就从0到1和1到100的突破。谈起选择与百奥云一起创业的初衷,吴昕博士与小编分享了以下两点:
1.对创始人的信任
“我和百奥云创始人王冰冰博士相识多年,他在国内创办百奥云时,我还在美国孟山都的基因组数据科学部门工作。虽然数据驱动育种技术的大趋势非常确定,但王冰冰博士是我见过的极少数能够下定决心以创业这种形式拥抱这个趋势的人,我很尊重和敬佩。”
2.对育种发展的共同认知
“在美国的时候,我和王冰冰博士经常谈论数据科学的发展对生物育种技术的影响,那时几乎所有的大型农业育种公司都在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数据科学驱动的生物育种,包括基于分子标记的基因组育种和转基因及基因编辑育种都视数据科学为圭臬,都寄托于数据科学实现育种效率的提升。后来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我本人也回国发展,这期间也经常和王冰冰博士交流,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大家的认知和判断越来越趋同,想法越来越一致,而且路线越来越清晰,那么为什么不齐心协力一起把这件事情做成呢?于是乎所有事情水到渠成,我也由朋友的角色变为了创业伙伴的角色。”
近年,国家对种业振兴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也表明了攻关种源“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决心,并切实提出了转基因产业化应用的相关政策,让更多海内外人才看到了中国种业未来发展的新希望,同时也吸引着他们登上这艘驶往远方的轮船。正如吴昕博士所言:“希望在这个数据驱动变革的时代,在生物育种这个关乎家国命运的行业上和诸位一起策马勇进三千里,跨越关山取吴钩。”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
育种4.0时代,比拼的是科技创新,关键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让育种过程缩短周期、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而这也是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百奥云)的创业初衷。
1. 利用PopGenomics快速对基因组实现高质量组装 基因组组装是将全基因组测序的小片段(reads长度100 bp-100 kb)通过算法拼接成尽量长的片段(contig 和scaffold,长度几十kb 到Mb 不等)或者整条染色体的过程。获得包含基因组全序列的参考基因组是对动植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利用的前提[1]。 由于植物基因组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参考已发表的少数物种组装新的物种,有时却无法达到理想的组装效果。测序技术发展提供了短序列测序、单分子测序、光学图谱、Hi-C 图谱等多种测序技术及其组合的组装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上千个植物基因组被组装(图1)。然而,如何以最低成本快速获得满足需求的高质量基因组,仍然是科研人员和育种数据分析人员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7月26日,顶着炎炎夏日 在公司CSO桂進老师的带领下 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