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汇总 | 百博智慧大讲堂报告——“基因组选择”问题回答Vol.01

知识/政策规划

2022-03-15


  【百奥云】2022年2月23日,我们邀请了美国SSM健康医院系统首席数据科学家钟声强博士,现场气氛热烈,大量问题在互动过程中没有时间回答,于是后期我们收集提问向钟博士请教并整理回答内容,现将回答内容分为三期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鉴于有些问题想了解国际种业公司GS应用的一些情况,钟博士对此类问题均没有回答,因此我们在其回答的原文里略有删节,但保留了所有干货。

  钟博士在报告里提到了GS联合学习,引起了不少听众的兴趣。欢迎有意了解更多细节的朋友跟百奥云联系,共同探讨如何拓展数据维度,提高GS预测精度。

 

 

  【钟博士】根据 Meuwissen 提出的近似方法, GS分子标记的密度大约有10 * N * L 就够了。N 是有效的群体数目,L 是总遗传长度, 单位是摩尔根。玉米的基因组大约是18 个摩尔根。 假设基因组选择是在家系内进行的话,N 就是2, 那10*2*18 = 360 个均匀分布的标记就够了,也就是说每5 个cM (1800 cM/360)一个多态性标记就够了。明尼斯达大学的Rex Bernardo教授,基因组内选择的研究发现也跟这吻合。以此可类推到其他作物中,即在家系内GS, 5 个cM一个多态性标记就够了。假设基因组模型构建在不同家系群体中的话,要估计一下N。这个可以用父母本群体中连锁不平衡r2来反推出有效的群体数目:E(r2)=1/(4Nc+1)。更多信息可见:

 

文章链接:https://www.ans.iastate.edu/files/page/files/notes.pdf

 

 

  假设在1 cM处的平均r2 是0.45, 则可反推出 N = (1/r2-1)/4/0.01 = 30, 这样的话,就可推出大概10*30*18 = 5400 个分子标记就够了。这就是分子标记在父母本群体中的密度。只要父母本有高密度,子代的密度就像家系的密度,比如360 个就够了, 因为可以用imputation 到高密度。这些在文献中可见, 比如:

 

文章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74831/

 

 

 

文章链接:https://acses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2135/cropsci2017.11.0682

 

 

 

文章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31944/

 

  不考虑互作效应的GS模型, 理论上预测的是广适应性的育种值。 利用多个地点来源的训练群体, 也有利于构建GS模型,从而选择广适应性的育种值。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09-06

2023

江西种业也刮智能育种风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08-28

2023

百奥繁育 | 育种田间的信息流水线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

08-22

2023

百奥云 & 火山引擎 | 为现代农业的“芯片”增添新科技

育种4.0时代,比拼的是科技创新,关键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让育种过程缩短周期、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而这也是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百奥云)的创业初衷。

08-22

2023

百奥云新品发布 | 高质量基因组极速拼接服务

1. 利用PopGenomics快速对基因组实现高质量组装 基因组组装是将全基因组测序的小片段(reads长度100 bp-100 kb)通过算法拼接成尽量长的片段(contig 和scaffold,长度几十kb 到Mb 不等)或者整条染色体的过程。获得包含基因组全序列的参考基因组是对动植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利用的前提[1]。 由于植物基因组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参考已发表的少数物种组装新的物种,有时却无法达到理想的组装效果。测序技术发展提供了短序列测序、单分子测序、光学图谱、Hi-C 图谱等多种测序技术及其组合的组装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上千个植物基因组被组装(图1)。然而,如何以最低成本快速获得满足需求的高质量基因组,仍然是科研人员和育种数据分析人员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08-22

2023

夏风又绿田间草,除草劳动正当时

7月26日,顶着炎炎夏日 在公司CSO桂進老师的带领下 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

08-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