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引领精准育种 | 吴昕参加农业行业观察未来农业沙龙纪要

公司动态

2022-10-18


  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引领精准育种BIOBIN

  10月13日,农业行业观察策划了未来农业系列活动,本期活动聚焦““芯”未来,生物育种商业化之路”主题,希望通过对育种公司、农业科技公司的育种创新布局,生物育种新趋势、产业化、商业化的解读及分享,解密生物育种的新图景、新商业、新模式,共同展望未来种业的可能性。百奥云首席技术官吴昕参与此次活动并做“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引领精准育种”主题分享。以下为发言精华部分整理。

  吴昕博士表示,种子是农业“芯片”,高科技育种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核心技术。随着高通量自动化表型和基因型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公共科研和私有育种将产生海量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未来育种决策将越来越多地从个人经验驱动变革为数据驱动,从手工化,艺术化转变为规模化和工业化。育种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会成为我国农业种业领域的新基建项目,对数据的精准分析挖掘能力将成为育种的核心竞争力。

圆桌分享

  01关于问题

  生物育种行业处处都存在问题,但是问题也是同样是机会。我国生物育种育产业进度与国外存在大约15年,约1.5个代差。近两年我国农业政策向好,特别是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商业化育种,这会给市场与行业带来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因为我国商业育种公司,尤其是中小创业型科技育种公司很难获得政策和资金税收方面的实际支持。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需要理清楚每一方责权利,做好和配合好育种顶层设计,特别是商业化育种的制度设计和实施,否则很难突破现状。

  02关于挑战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商业育种是一个积极信号。所以,育种企业要把握政策信号,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主动拥抱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才能争取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小创新型育种企业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的将聚焦在育种本身做业务,围绕种业市场做发展。

  03关于融合

  生物育种公司生态融合势在必行。种业行业存在上下游各级各类企业的生态位,特别是在智能育种时代,已经出现了跨行业融合,例如IT和育种的融合,并且出现技术细分市场,例如大量生物性状公司的出现,因此需要大家跨行业融合、相互互补,强化合作,互惠互利,构建一个产业大生态。另外,企业还要在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上要形成制度和技术层面的互惠互利保障,最终才能实现共生共赢的局面。

  04关于商业化

  生物育种的商业化是一个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生物育种公司,要秉承生物第一性原理,应该围绕最终育种目标发力,借助平台型的服务不断地给自身赋能。对于生物育种服务类型的公司,核心是真正给育种客户带价值,不仅仅是当下的价值,还有未来的价值,商业模式需要从只赚客户的钱转变为帮助客户赚钱,这样的商业化才能持久,才能实现共赢。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09-06

2023

江西种业也刮智能育种风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08-28

2023

百奥云 & 火山引擎 | 为现代农业的“芯片”增添新科技

育种4.0时代,比拼的是科技创新,关键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让育种过程缩短周期、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而这也是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百奥云)的创业初衷。

08-22

2023

百奥繁育 | 育种田间的信息流水线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

08-22

2023

百奥云新品发布 | 高质量基因组极速拼接服务

1. 利用PopGenomics快速对基因组实现高质量组装 基因组组装是将全基因组测序的小片段(reads长度100 bp-100 kb)通过算法拼接成尽量长的片段(contig 和scaffold,长度几十kb 到Mb 不等)或者整条染色体的过程。获得包含基因组全序列的参考基因组是对动植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利用的前提[1]。 由于植物基因组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参考已发表的少数物种组装新的物种,有时却无法达到理想的组装效果。测序技术发展提供了短序列测序、单分子测序、光学图谱、Hi-C 图谱等多种测序技术及其组合的组装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上千个植物基因组被组装(图1)。然而,如何以最低成本快速获得满足需求的高质量基因组,仍然是科研人员和育种数据分析人员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08-22

2023

夏风又绿田间草,除草劳动正当时

7月26日,顶着炎炎夏日 在公司CSO桂進老师的带领下 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

08-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