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08期通知–热带玉米Suwan种质的遗传改良与应用
动态
2021-06-29 00:00
第107期的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李斐教授,分享“基于优化光谱指数的作物氮素养分估测”的内容,欢迎大家观看回放。
本次预告为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08期(6月29日——周二19:00~20:00),邀请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郭向阳副研究员,分享“热带玉米Suwan种质的遗传改良与应用”的内容。欢迎参加本期讲座!
主讲嘉宾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郭向阳副研究员
第108期讲座安排
郭向阳
郭向阳,河南滑县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热带玉米种质改良与利用。
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和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
主持审定玉米新品种4个,参与国家(省级)审定玉米新品种10个。申报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2项,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15件。
入选2015年度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千层次”人才。2018-2020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2018年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