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19期通知–农业新形势下对评价水稻品种商业价值的理论模型的探讨
动态
2021-09-18 00:00
第117-118期的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了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邱树青博士和德国Julich研究中心周潇然博士,分享了“作物育种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应用”及“植物中的碳、水流动——通过运用CPlantBox模型进行研究”,欢迎大家观看回放。
本次预告为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19期(9月22日——周三,19:30-20:30),邀请了湖北省种子协会张宇飞教授,分享“农业新形势下对评价水稻品种商业价值的理论模型的探讨”的内容。欢迎参加本期讲座!
主讲嘉宾
湖北省种子协会——张宇飞教授
第119期讲座安排
张宇飞
张宇飞,高级农艺师。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
长期从事水稻品种选育、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优质稻生产和大米加工工作。
曾在荆州地区原种场,荆楚种业,荆楚大米加工厂,荆州市种子管理局,荆州市农业局等单位任职。
受聘长江大校校外教授,讲授《种业发展史》、《种子法及实施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及质量控制》等课程。
主持和参与选育了鄂籼杂1号、鄂籼杂2号、金优928、荆楚814A、荆楚优148等杂交水稻品种。因此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荆州市科技进步奖多次。
现任湖北省种子协会总农艺师,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特聘水稻首席专家。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