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53期通知 | 《科学》论文背后的故事:一个玉米和水稻高产基因的发现之路
动态
2022-06-03 16:22
上期的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了河北农业大学范晓飞教授,分享了“作物表型组学的初步探索与思考”内容,讲座就在今晚19:00,欢迎大家观看。
本次为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53期(6月8日),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李建生教授,分享“《科学》论文背后的故事:一个玉米和水稻高产基因的发现之路”内容。欢迎参加本期讲座!
主讲嘉宾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李建生教授
第153期讲座安排
李建生
李建生,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玉米专业委员会主任。《Crop Journal》副主编、《Maydica》编委。
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四十五年。利用分子标记将我国玉米种质划分为五大杂种优势群,明晰了我国玉米种质的类群和特点。基于杂种优势效应值,定位了控制玉米杂种优势的QTL,从分子水平提出了显性和加性效应是玉米杂种优势重要遗传学基础的学术观点。在基因组水平上明确了高油玉米中优良等位基因数目和效应,并提出了“优良等位基因累加是人工选择高油玉米成因”的学术观点。利用基因组技术挖掘了玉米维生素A原等营养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并用于育种,开创了我国玉米分子标记育种成功的先例。选育了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建立了高效单倍体自然加倍和双单倍体鉴定技术体系。在Nature Genetics、TAG、Molecular Breeding、Crop Journal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培育玉米新品种19个,获得发明专利9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省部级一等奖三项。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育种4.0时代,比拼的是科技创新,关键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让育种过程缩短周期、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而这也是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百奥云)的创业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