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育种

您身边的育种数据管理分析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3周预告 -– 三场讲座,大咖云集

动态

2020-03-15 00:00


  由百奥云联合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等创业公司发起的百博智慧大讲堂已连续两周成功举办。3月5日晚8点,百奥云公司创始人王冰冰简要介绍了组织百博智慧大讲堂的初衷,并由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林泽川博士以“分化选择和遗传导入形成杂交水稻杂种优势”为题开启了百博智慧大讲堂的第一讲。3月12日晚,百博智慧大讲堂第2期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永贵老师带来了一场关于“小麦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的报告。大讲堂连续两周报告都非常精彩,每场均有上千人观看了视频直播,在直播现场和大讲堂微信群里听众与主讲老师开展了热烈讨论和互动,带来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接下来百博智慧讲堂将进入第三周,我们继续在周四晚上(3月19日)进行直播,本周四的主讲嘉宾是种业大咖,金玉良种董事长刘定富教授,和大家交流疫情影响及种业的发展趋势。此外,我们还将在周三下午和周五上午增加两场植物表型专场的直播,由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和明尼苏达大学梁智凯博士介绍植物表型在育种和基因挖掘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

日 期 时 间 主讲嘉宾 讲座题目
3月18日
(周三)
15:00-16:00
陈庆山教授,院长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育种表型组学问题与大豆实践
3月19日
(周四)
20:00-21:00
刘定富教授,董事长
武汉金玉良种科技有限公司
疫情影响及种业的发展趋势
3月20日
(周五)
10:00-11:00
梁智凯,博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
基因组与表型组关联分析(GPWAS)挖掘植物中潜在功能基因

 

  近年来植物表型组学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特在百博智慧大讲堂设立了植物表型专场,肖永贵老师、陈庆山教授和梁智凯博士的报告都是植物表型专场的活动。此外,我们还邀请到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本、中国的20多位专家,将陆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型报告,敬请关注!

 

 

 主讲人介绍

 

 

  刘定富,教授,武汉金玉良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78年3月华中农业大学学习,于1982年、1984年和1988年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84年至198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1987年12月至1995年8月,在湖北农学院工作,历任讲师、教授、系主任、副院长等职。1995年9月至2004年11月,任湖北省农科院院长、教授,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教领导小组成员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11月任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现在是武汉金玉良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讲人介绍

 

 

  陈庆山,三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黑龙江省头雁工程“大豆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019),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教育部(2012)和黑龙江省(2011)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黑龙江省第三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12),黑龙江省长江学者后备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3),东北农业大学杰出教授(2016),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南部区大豆品种选育岗位专家(2017)。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大豆根瘤固氮生物学团队带头人,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大豆高产、优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平台负责人。以第一育成人育成大豆品种东农豆251,东农豆252,东农豆253和东农55,并获得4个品种保护权。

 

 

主讲人介绍

 

 

  梁智凯,本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后于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James Schnable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9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现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athan Springer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于植物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关联,植物高光谱成像与抗性育种,玉米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关推荐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百奥繁育 | 良种选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09-06

2023

江西种业也刮智能育种风

8月25日,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交流及智能育种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农科院顺利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西早稻中心、南昌市农科院、赣州市农科所有关专家代表以及省内种企代表共约40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议。

08-28

2023

百奥繁育 | 育种田间的信息流水线

有人说,植物育种的过程就像工厂流水线。挑选的种质即原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与加工,送入田间生产线后,一代代优中选优,还得经过严格的产量、品质、抗性测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审定编号,成为可以推广的成熟产品。 虽然流程相似,但育种工作远不及工厂生产那样标准。田间环境气候复杂、真实性状判断困难、水肥条件难以统一……种种困难下,选育良种成了概率事件,育种家们都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无奈感。

08-22

2023